临近上课,某学生又和三四个同学一起去上厕所,等正式铃声响过以后才缓缓进入,并大声说?报告?。想起上一堂课,还是该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上厕所,等正式铃声响过以后才缓缓进入,并阴阳怪气地喊报告。在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,他在悄悄说答案。
我推想有两个原因:
1、 故意捣乱;
2、 引起老师的注意:不自信或是缺爱。
我问,你是故意捣乱。答案是否定的,据我观察,也没有故意捣乱的迹象;答案是缺爱,不吱声,我问要拥抱吗?不吱声。
一些缺少关爱的孩子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,会用故意破坏纪律,调皮捣蛋、与同学打架等故意?做坏事?的方式,吸引家长、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来寻求关注,满足缺失的被关爱的心理。
每个人对自己评价的建立都源于身边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所以,成年人客观、鼓励性的正性评价对孩子是有正能量作用的。
我们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。
评论